首页> 星·思维> 行业动态> 校园文化建设能够触动心灵的十大点

星·思维

校园文化建设能够触动心灵的十大点

发布时间: 2018-01-10

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那么,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是适合孩子成长的好文化呢?

 

一所学校如果能回答好以下10个问题,便意味着它拥有了能够触动心灵的校园文化。


一、你的校园文化是是为谁服务的?

建设校园文化的目的是用来消费的,这正像是一本书需要有读者阅读一样。一本书需要对自己的读者群进行定位,校园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对自己的消费者进行定位。定位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定好位才能做到位。显然,校园文化的第一消费者是学生,是为学生服务的。无论你的校园文化有多么丰富的用意,都不能偏离了核心消费群体的需求。

201764142648498.jpg

二、谁是校园文化的生产者?

正像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一样,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也应该是学生。学生参与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与文化产生生命链接的过程。当学生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生产者的时候,校园文化中便有了的存在。当然,这个不只是学生,还是校长、教师、校友,甚至包括家长。当这些人都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学校文化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成了校长和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集体叙事

 

三、你的校园文化里有人吗?

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伤之一就是见物不见人见景不见人。其实,人,才是校园文化里最动人的风景。当我们说要做目中有人的教育时,首先要做目中有人的校园文化。当校园文化为了人、基于人、指向人、关照人的时候,文化便有了力量。

6363503195009871442559359.jpg

四、你的校园文化里有多少个故事?

没有故事的校园文化是苍白的、生硬的。好的校园应该是故事校园。用故事的方式承载文化、留存文化、传播文化,校园文化便会因故事而柔软,因故事而传播久远。

 

五、学校里已经呈现的文化有多少人知道?

不懂、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学校里的文化,是很常见的现象。要么是熟视无睹,要么是只建设不使用,总之,文化被有意无意地束之高阁,成了学校里的奢侈品和多余的那部分。如果把校园文化比喻为一本书的话,它一定是需要读者去阅读的,需要定期不定期地解读和使用,让师生在阅读中理解文化,在使用中内化文化。

201764142724138.jpg

六、你的校园里有不断更新的文化吗?

一所学校既要有恒星文化,还要有流星文化。恒星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的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积淀下来的文化,是相对不变的;流星文化则是要与时俱进的,需要彰显时代印记的。其实,文化原本就应该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变是为了不变,是为了吐故纳新。

201764135519607.jpg 

七、你的文化里有多少是预设的,又有多少是生成的?

校园文化需要校长和专家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倡导师生在共同的生活中去发现和捕捉那些有意义、有故事的点滴,如此,校园文化便有探究性、实践性、互动性、生成性和开放性。

6363924891381192117974766.jpg

八、你的校园文化有核心主题吗?

校园文化的碎片化,让其变得支离破碎,缺少了整体的美感。固然,校园文化是由每一处景观叠加起来的,但是,每一处亮点景观加起来等于什么,共同指向于什么,昭示着校园文化的品质。无论你的校园文化有多少处景点,都要有一个魂贯穿始终。形散而神聚,是衡量校园文化的一条重要标准。

 

九、你的校园文化里有课程思维吗?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把院景变成风景,不仅要把自然景观建设成文化景观,还要把文化景观开发成课程景观,让校园景观成为一种隐性课程。所谓课程景观,就是开发环境文化的使用价值,让环境文化与学科资源相对接,把整个校园建设成为一部天然的校园教科书。

201764135950107.jpg

十、你的校园文化学生喜欢吗?

学生喜欢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标准。要让学生看见他们喜欢的风景,当学生喜欢校园里的风景的时候,校园就成了他们温暖的家,校园里就有了他们的牵挂,若干年后这里便留下了他们美好的记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极星图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