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共同的价值取向来源于全校师生对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等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认同,课程教学改革则需借助于校本课程体系的重构、实施与全过程评价。因此,从基层实践角度,发展规划制定之后必然配套制定并实施校本的课程实施方案。
只有丰富的课程支持才能实现师生的最佳发展,只有以科学完整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为支撑,才能最终顺利达成规划的各项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校阶段发展规划与阶段校本课程方案应该一体规划,一体实施。
由此,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也就得以清晰,即学校阶段发展规划的内容与阶段校本课程方案间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发展目标可以转化为培养目标,改革举措可以转化为实施内容等,并最终建构形成校本课程体系,包括了校本层面课程的各个要素,如框架、类型、进程、评价。这样的构建途径有效地保证了三类课程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保障措施上的统一,既贯彻了上级的方针又满足了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