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星·思维> 行业动态> 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关系

星·思维

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18-01-29

校本教材的内涵一般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可见,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在内涵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课程,后者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6363503176995642469592649.jpg

校本课程不一定都是事前的“充分预设”和“完美确定”,它既可以是一种“过程体验”,也完全可以成为师生共同创生的“成果”。在笔者看来,“校本教材”的切实所指,应该是教师的“教学讲义”或“课时教学纲要”,亦即以课时为单位的课程内容或教学活动设计,这种性质的文本作为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还是有必要事先拟定的。这种“教材”最本质的价值是课程辅助,仅此而已,其编写及使用既不能成为课程建设的重心甚至唯一,更不能成为课程实施及其报告的“视觉主体”——课程是如何以“教材”为载体科学有序地组织实施的,学生是否在课程“滋养”下有效地提升了素养、发展了个性,才是课程实施及其报告的关注点之所在。
20176414300638.jpg
北极星.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