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代表着学校的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求,每个学校的硬件不同,当然每个学校的文化是不同的,除了硬件设施,在软件上所有的学校文化又是相通的。这是因为在所有学校里只有两种人:学生和教师,学校文化往小了说就是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
学生文化是作为社会与学校相对应的一种亚文化,是经过长期积淀而生成的,主要是指学生群体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其核心是学生的价值观。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学生文化是建设现代先进文化的需要,是现代学校培养具有中国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需要,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需要。
学生文化建设的内容有学生文化的深层、内层、浅层和表层的丰富表现形式。表层的是学校物质文化环境体现出的文化色彩,浅层的是学生行为体现出的文化品位,内层的是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体现出来的文化特点,深层的是学生的价值观念体现出的文化核心。具体到每一所学校,学生文化建设的内容应有切合自己学校实际的具体内容和载体。
中小学学生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价值取向、内容的选择、建设的方式方法等。因此,进行学生文化建设,在理论层面上要有高的构思,梳理思路,找到切入点,在实践层面上要有低的起点,把建设活动落到实处。
学生文化建设实施的基本思路是,针对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围绕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综合活动课、主题班会、网络建设、学校制度建设、指导家庭文化建设、学校环境建设以及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为载体,以班级、年级、学生社团等为实施单位,以“以人为本、选择规划、转化生成”为基本方式方法以学生自主管理为基本途径,以实施一体化建设为基本模式,将学生文化建设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和贯彻执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机结合,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学生文化。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学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出发点。
1.以人为本体现在它顺应了现代学校发展的民主性、人文性、开放性、信息化走向和学生发展的主体化、个性化、社会化的趋势。这种学校发展的取向和学生发展的趋势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体体现,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是一种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学生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价值追求。
2.以人为本反映了学生文化目标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正是学生文化目标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形成目前学生文化建设活动的丰富性。
3.以人为本突出了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学生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活动、熏陶和感染。它所蕴涵的价值、精神、意义并不是直接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师生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达成共识、熏陶、感染而被生成的。因此,在学生文化建设过程中,要贯彻信任、尊生、理解的原则,采取自主管理、自我教育、陶冶与体验、沟通、建构、激活、层次递进、标志性活动等方式方法。
二、选择设计
选择设计是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学生文化的第一个基本程序。
1.文化选择规定学校素质教育的价值内涵。选择是指对学生文化建设的选择,包括对学生文化性质的选择、学生文化目标价值取向的选择、学生文化内容的选择和建设方式方法的选择。性质的选择,首要的是选择先进的文化,选择引导学生沿着主导价值观发展的文化内容。价值取向的选择,主要是科学价值和价值观念的选择。内容的选择,是指选择既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又切合学校当前文化建设实际需要的文化内容,包括学生不同层面文化内容的选择,如观念文化、学习文化、形象文化、礼仪文化和活动文化等学生文化的选择。建设方式方法的选择,是指选择适合发展的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通过多层次的建设,形成养成机制、自律机制和创新机制。
2.设计是对学生文化建设实施的计划和安排。其书面形式是学生文化建设的方案或活动计划。设计包括学生文化建设的教学或活动的目标、过程结构、总结和反思等。设计有多种,如学科渗透设计、主题活动设计、综合活动设计、选修课设计等。设计实际上是一种统筹,是认识、内容、措施的整合,通过对学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安排,积极主动地植入先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