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方、校本化的三级课程管理使课程文化逐步成为一种自主、自律、自为的教育文化,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建设体现出的是教学领导者高瞻远瞩的气魄,在这种课程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是大气的、优雅的、有潜质的。因此,我们说一所学校要发展为名校,一定有它优秀的课程文化为载体,形成学生进步的肥沃土壤。
在以“分”定调的当下,有多少学校关注考试以外的课程?有多少学校关注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所以单调的课程造就了厌学、消极的学生,这样的学校自然不被社会认可。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管理思想指导下,我们从“全人”教育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学科课程+特长课程+活动课程”的课程体系,旨在营造适合人发展的课程文化,让它承载起塑造“有尊严感和幸福感”且“能发展”的人的重任。
“学科课程”开展的自主课堂实践,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享受生命自由的幸福;“特长课程”开展的运动、艺术、语言、科学等教育,使有不同潜力的学生特长得到最大化发展;而“活动课程”则寓教于乐,在丰富多彩的室内外活动中,学生增长见识,愉悦身心,锻炼身体,提升生命的质量。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也成为我们课程文化的一部分,孩子们在文化节上尽情展示自己的才智,挥洒自己的才情,快乐溢满校园。事实证明我们的课程设置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发展,包括自我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和自信心等,走出校门之后他们对校园生活的怀念和留恋就是学校魅力的明证。
名校之“名”首先是有特色之“名”,课程是教学的载体,没有特色化的课程,办学特色就无从体现,所以名校建设必须注重课程文化建设,以特色化的课程丰富名校发展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