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品牌的行为层面是学校品牌理性层面的动态显现,它是学校办学理念、教育品质追求以及校园文化特征在学校管理、教育活动、教学改革和全体师生员工行为活动中的诠释和具体再现。从其构成要素来看,主要包括学校的教育特色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
教育特色,是学校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引导下,在教育实践中挖掘、继承和创造中形成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优势。
具有鲜明的教育特色是学校品牌的重要特征。办出特色,学校才能独树一帜,学校品牌才有含金量。美国《新闻周刊》曾经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评出全世界10所最好的学校和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并不是各方面都最优秀的,而是各具鲜明特色的。如新西兰特卡波湖学校的教育特色就是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该校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一直在国际测验中名列榜首。
教育特色是学校教育个性化、优质化的结果。它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学校品牌的塑造和发展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学校内外诸多相关的因素。从学校外部来看,有影响学校生存发展的环境与空间,如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教育改革潮流,教育市场的变化,竞争对手的情况等。从学校内部来看,包括学校的育人环境和教学设施、学校的教育特色和教育质量、教师队伍素质等维系学校运转的相关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经营模式不断涌现,以及信息交换过程发生根本性变革的竞争环境中,学校品牌的运行集中地体现为一种“经营机制”——以开放的态度来对待学校教育资源和学校管理,它重视过程,注重教育成本、资金运作、投入产出,注重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双丰收。
学校品牌的这种经营机制,不仅要考虑学校内部的管理,还要考虑学校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不仅要注重学校品牌形象的维系和提升,还要策划学校品牌的放大、输出、扩张。总之,学校品牌的运行模式,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而更多的融入了现代经营理念。(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