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学校计划”通过详细的环境指标控制体系,对校园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充实了校园“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建设“绿色学校”为目标,本文通过中国药科大学和重庆工学院两个高校校园设计案例,探讨校园规划设计中一些新的手法与思路。
“绿色学校”概念及其指导意义
绿色学校概念起源于欧洲。2001年初,该计划已经扩展至全球21个国家的近6000多所学校 。中国大陆地区也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参与本项计划,到2004年我国已有各级“绿色学校”16933所,占全国学校总数的2.5%。
绿色学校倡导一种参与式、生态化的校园,强调校园生活中的生态思维,人性关怀,伙伴协作关系,行动学习,资源交流。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学校的环境政策与管理计划,学校的校园建筑与户外空间,学校的教育计划与教学,学校师生的生活。绿色学校计划在学校校园建筑与户外空间方面强调校园环境本身是否符合节省能源,节省资源,清洁安静舒适等生态原则,以及师生在校园空间中参与性。这种参与不仅包括空间的使用,同时强调使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的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户外学习教室或设施
2:学校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恢复
3:增加户外游玩与休憩等健康设施。
绿色学校计划在两个层面对校园空间设计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一是在世界观层面强调设计中的生态思维;二是在方法论层面通过具体的指导指标体系对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发展观在设计要素上做出了具体的阐述。